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文18童年的水墨画微

白癜风用什么药膏好使 https://m.39.net/pf/a_4639925.html

三年级语文下册每课一练:第1课《古诗三首》

三年级语文下册每课一练:第2课《燕子》

三年级语文下册每课一练:第3课《荷花》

三年级语文下册每课一练:第4课《昆虫备忘录》

三年级语文下册每课一练:语文园地一

三年级语文下册 单元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语文下册每课一练:第5课《守株待兔》

三年级语文下册每课一练:课文第6课《陶罐与铁罐》

三年级语文(下)第6课《陶罐和铁罐》精讲

三年级语文(下)第5课《守株待兔》精讲

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微课、知识点、练习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昆虫备忘录》教学视频、知识点、练习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荷花》教学视频、知识点、练习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2《燕子》教学视频、生字、知识点、练习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教学视频、知识点、练习

三年级语文下册 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名师教学视频免费领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 二单元作业本,学习必备!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文预习:第4课《昆虫备忘录》

三年级语文下册7《美丽的鹿角》微课、知识点、练习

三年级语文下册每课一练:课文第7课《鹿角和鹿腿》

三年级语文下册8《池子与河流》微课、知识点、练习

三年级语文下册每课一练:课文第8课《池子与河流》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学习园地二微课、知识点、练习

三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

三年级语文下册每课一练:课文第9课《古诗三首》

三年级语文下册每课一练:课文第10课《纸的发明》

三年级语文下册11《赵州桥》微课、知识点

三年级语文下册每课一练:课文第11课《赵州桥》

三年级语文下册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微课、知识点(含三视频)

三年级语文下册每课一练:课文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生字组词(可下载)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1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微课、知识点、练习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文13《花钟》微课、知识点、练习(含3个视频)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2

三年级语文下册14《蜜蜂》微课、知识点、练习。

三年级语文下册每课一练:课文第13课《花钟》

三年级语文下册15《小虾》微课、知识点、练习。(含3个视频)

三年级语文下册14《蜜蜂》微课、知识点、练习。

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微课、知识点、练习。

三年级语文下册每课一练:课文第14课《蜜蜂》

三年级语文下册每课一练:课文第15课《小虾》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内阅读专项训练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附答案1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1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文17《我变成了一棵树》微课、知识点、练习

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交流平台、习作:奇妙的想象

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2(可下载)

三年级语文下册每课一练:课文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

三年级语文下册开学摸底测试卷2套(含答案)丨可下载

视频讲解

知识点

一、生字组词

墨mò(墨水、油墨、笔墨、水墨画)

染rǎn(染色、染发、染绿、一尘不染)

竿gān(竹竿、钓竿、竿子、百尺竿头)

腾téng(扑腾、欢腾、奔腾、折腾)

碎suì(破碎、粉碎、零碎、心碎)

拨bō(拨打、拨水、拨动、拨开)

浪làng(浪花、海浪、风浪、浪费)

葫hú(葫芦、水葫芦、闷葫芦、葫芦丝)

爽shuǎng(清爽、凉爽、爽口、秋高气爽)

蘑mó(口蘑、白蘑、松蘑、蘑菇云)

菇gū(蘑菇、香菇、冬菇、金针菇)

二、多音字

扇shàn(扇子)shān(扇风)

三、近义词

梳妆——打扮平静——安静扇动——摇动

戏耍——玩耍抖落——抖动

四、反义词

平静——热闹开放——凋零欢叫——哀号

清清爽爽——混混浊浊

五、理解词语

水墨画:中国画的一种。

扑腾:原指游泳时用脚打水。本课指重物落地的声音。

戏耍:捉弄耍笑。

拨动:手脚或棍棒等横着用力,使东西移动。

抖落:震动使(雨滴、水滴等)落下。

水葫芦:文中用来比喻水性极好的孩子。

梳妆:梳洗打扮。

虎牙:突出的尖牙,文中指孩子嘴里长出的比较突出的牙齿。

六、词语积累

描写童年生活的成语:

无拘无束、天真无邪、生气勃勃

生龙活虎、欢声笑语、自由自在

天真浪漫、无忧无虑、童言无忌

七、句子解析

1.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梳妆的镜子”是指过去的妇女梳洗打扮时照的镜子,“平静”说明水面上一点波纹都没有。

2.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染”是把东西放在颜料里使着色,这里指人影倒映在溪水中是绿色的

3.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用“鸭群”比喻一群小孩,用“翅膀”比喻小孩的胳膊,写出了孩子们戏水玩耍时的调皮、可爱。

4.松树刚洗过澡一身清清爽爽,松针上一串串雨珠明明亮亮。

“清清爽爽”是指整洁干净,这里指松树被大雨淋过以后显得格外清新凉爽。

5.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

这句话既是比喻句又是拟人句。句子把蘑菇当做人来写,“戴着斗笠”写出了蘑菇的形状。“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这是个被比喻句,把蘑菇比作山花,写出了蘑菇的形状。

6.是谁一声叫唤把雨珠抖落,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这部分诗中的两个“斗笠”代表的意思不一样。前一个斗笠指的是蘑菇,诗人把蘑菇比作斗笠,后一个斗笠指的是孩子,诗人把戴斗笠的孩子比作蘑菇。

八、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童年的水墨画》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溪边钓鱼、江上戏林中采蘑菇等情景。

2.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这句话写了溪水的什么特点?

此句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垂柳当做人来写,把溪水比作镜子和绿玉带,写出了溪水平静、碧绿、清澈的特点。

3.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染”和“立”用的好不好,为什么?

这两个字用的非常好。这里有绿色的柳树,绿色的溪水、连人影都被染绿了,“染”富有动感,静静的钓鱼竿上立着红蜻蜓,“立”字传神,我们仿佛觉得空气都停止了流动,突出了画面“静”的气氛。

4.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这句话中的水葫芦为什么要加引号?

句中的“水葫芦”不是指真正的水葫芦,而是指水性极好的孩子,这句诗写一个孩子钻入水中不见了,突然一阵水花他出现了,调皮地笑着、露出两排牙。

九、课文主题

《童年的水墨画》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溪边钓鱼、江上戏林中采蘑菇,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

十、仿写

我们的童年生活也是丰富多彩、充满快乐的,请模仿课文选择生活中的一个镜头,写一节小诗。

树下

感觉不到炙热的阳光,

只听见百灵鸟在枝头歌唱,

孩子们静静的躺在草地上,

嘴角露出了一丝丝甜美的微笑。

十一、教材课后习题

说说你在溪边、江上、林中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溪边》让我看到了一个孩子悠闲地在溪边垂钓以及钓到鱼后欢乐的场景;

《江上》让我看到了一群孩子在江水中游泳嬉闹的快乐场面;

《林中》让我感受到了雨后林中的清新空气以及一群孩子采蘑菇时的欢喜。

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人影倒映在绿色的山溪里,就像画布一样被溪水染绿了。

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戴着斗笠的孩子们就像刚出土的小蘑菇一样。

同步练习

声明: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igenwangguanwang.net/afhpz/2861.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