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挖掘乡村旅游潜力、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以江苏格冠集团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将目光投向了乡间村落,完善乡村旅游产业链,在多元模式探索中寻求新增长。
撰文/丁悦林审校/宋昕倩认养一方地乐享田园居
这个五一“小长假”前夕,“科金兴农”服务日暨南京都市农园启动仪式在南京市江北新区格冠生态园举行。本次活动以“城市外的自留地·家门口的新农园”为主题,并在活动中公布今年将率先在江北新区格冠生态园、江宁区野趣营地和雨花台区板桥生态园等三个基础相对较好的农园开展试点项目。
(图片来源:格冠生态园)
据了解,参加该项目的市民可以在近郊农园认领土地耕种,生活在城区的市民也得以在农村的一方田地里享受归园田居的惬意。与此同时,各个农园也可依托自身优势资源,打造特色民宿、餐厅等配套设施,发展会员农业和订单农业,实现生态农业、参观体验、学农教育的融合发展,拉动乡村消费。
而本次活动的举办地格冠生态园坐落于南京江北新区盘城街道,系南京市 的葡萄生产基地,被冠以“金陵葡萄小镇”的美誉。这也得益于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众多产业扶持的助推,如今盘城街道的葡萄产业发展日趋成熟。在此基础上,江苏格冠集团结合了当地特色地形地貌、民俗文化和乡土人情,打造出了集生产开发、生态保护、技术展示、科学普及、观光旅游于一体的格冠生态园。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也有不少南京市民来此打卡,享受采摘乐趣。
城市外的自留地家门口的新农园
随着近郊乡村休闲游逐渐成为城市居民的 ,都市农园项目由此应运而生。作为典型的城郊型农业,都市农园通过市民租地、田间课堂等形式发展体验农业,传播乡土文化,进行农耕研学教育。同时,通过会员制、订单制的模式也可稳定客源,为农园带来更多收益。
(图片来源:格冠生态园)
都市农园是格冠集团的重点发展项目,采取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运营模式,主要建设内容涵盖了“格冠乡村公社”线上平台的搭建、格冠生态园以及首批蔬菜,种植认养区。其中,蔬菜种植园首批开放30亩,分为18亩温室和12亩露天菜地,同时满足蔬菜瓜果和应季叶菜类种植,并根据菜地认养体验的特点,配备有内外遮阳等自动化设备和灌溉管道、监控等设备和所需工具。
据了解,首批开放认养的地块全部按照20㎡进行划分,每个地块采用栅栏进行包围,从而形成独立的小菜园。每季的种子、幼苗和相关种植技术将由江苏省农科院提供支持,收获的蔬果既可以自家使用,也可由农院回收兑换成积分。同时,格冠集团还将建设线上社区平台,将参加农事劳动“挣工分”环节与购物消费“花工分”环节串联起来。格冠乡村公社社员通过参与公社体系线上和线下活动、出售农产品等方式获得工分奖励,而格冠工分能够在所有线下实体项目消费,包括购物、餐饮、住宿等。
提升乡村产业附加值
都市农园迎来2.0版
随着都市居民对农业体验要求的提高,都市农园这一概念对于人们而言不再陌生。不过,南京此次集聚省农科院、省农学会等多方力量推动产业升级2.0还是头一回。
(图片来源:格冠生态园)
南京城市面积大,人口数量多,休闲农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居民倾向于去往城市近郊的乡村度假休闲。公开数据显示,年全市乡村休闲农业接待游客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8亿元。
本次都市农园首批的三个试点基地,立足于南京城郊资源禀赋优势,一方面服务城市居民、一头服务农村农民。相较于传统农业的单一买卖农产品,都市农园既售卖农产品,也能通过体验、服务等促进消费。除了会员费等直接收入,都市农园也能带来餐饮、住宿、交通、活动等间接收入,从而探索出区域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凤凰网江苏原创综合资料来源:龙虎网、格冠生态园等●RCEP赋能新业态,南京一季度贸易额超亿元●年净利下降.54%,江苏国信借壳上市后首次亏损●市值64亿元!南京嘉环科技登陆上交所南京、苏州商务合作人才招聘:ifeng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