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花园,其实也可以很美

◆雨水花园的定义

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或使之补给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城市用水。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洪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

雨水花园也被称为生物滞留区域,是指在园林绿地中种有树木或灌木的低洼区域,由树皮或地被植物作为覆盖。它通过将雨水滞留下渗来补充地下水并降低暴雨地表径流的洪峰,还可通过吸附、降解、离子交换和挥发等过程减少污染。

雨水花园功能示意图

普通花园一般直接采用原土,若考虑到肥力问题可以施加肥料等。

雨水花园要求雨水在短期之内下渗净化,一般至4小时之内下渗完毕,因此土壤结构较普通花园的渗水性更强,要求有相对普通花园更加复杂的土层结构。

而在植物的选配上,普通花园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以观赏性的草坪、植物、花卉为主,需要较多的人工后期养护;

雨水花园的功能性和后期的自给自足性,决定了其选择的植物必须具有一定的抗逆性,同时也要根系发达,生长强势,可以经受长期的干旱和短期的水涝。

雨水花园的工作原理

许多雨水花园都会在其中设置地表径流,但并不是单纯做个水景,因为如果该地区长期没有降水,这样的沟渠没有水流动时就无法保证其观赏性,所以在设计的时候还会考虑到干旱时期的景观性。

道路的基础要尽量少用混凝土,因为混凝土透水性弱,渗透缓慢,无法及时有效地消耗掉过多的水量,因此道路面材要选用透水良好的材料,如透水砖。

也可以采用纯粹的碎石铺地或者适当运用植草砖,这样可以 渗透水。

梅德洛克艾姆斯品酒屋和亚历山峡谷酒吧

简练雨水花园

草坪白色边缘有排水口与下水道相连

美国唐纳德溪水公园

巴黎克利希区马丁?路德?金公园

杨浦滨江雨水花园

杨浦滨江示范段雨水花园(图)的设计试图通过着陆(landing)、扎基(grounding)、寻获(finding)和建立(establishing)四重景观叙事使雨水花园成为风景的媒介。

△图示范段总图中的雨水花园

(图片来源:同济建筑设计研究院原作设计工作室提供)

着陆:一片低洼积水区的最初印象

杨浦滨江示范段防汛墙背后躺着一片低洼积水区,原是95年英商怡和纱厂的旧址,几经变迁后,厂区的空间格局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仅码头的货物堆放区在后面发展过程中加建了零星的仓库和房屋(图2)。

△图2纱厂档案地籍图与年卫星图对比

(红色线为小洋楼范围)

(图片来源:同济建筑设计研究院原作设计工作室提供)

进入这片场地时,看到的是一条4米左右宽度的施工便道,一处临时工棚和斜坡下方长满杂草的积水洼地,原有的小洋楼被施工围挡圈在斜坡的下面。第二次来到现场时,顺着斜坡步入杂草丛生的烂泥塘中,视线回到和历史建筑平视的高度,阳光从草缝中撒下照到混凝土石块上,下凹的场地和高高的草丛让人从江岸开阔的尺度和高楼的压迫感中抽离,回归到身体的尺度。而脚下的石块、草缝的阳光和平视的老建筑更是拉近了身体同历史记忆的距离。这样的现场感受催生了选择保留现场低凹地势并将历史记忆融合入草木丛生的湿地野趣中的设计策略(图3)。

△图3勘察现场后勾勒的手绘总平面

(图片来源:同济建筑设计研究院原作设计工作室提供)

2

扎基:低冲击开发的生态基础建构

“渗”“蓄”“滞”“净”“用”“排”的技术要点:整个场地中,90%的面积为渗水铺装、渗水绿地和渗水湿地;依借现状低洼的地形地貌把降水错峰储蓄起来,降低了城市内涝形成的可能;在雨水花园灌满以后才会向城市排放,从而大大地延缓了雨水进入城市管网的速度,实现了径流的错峰;通过大量水生植物的配置在雨水下渗时对其净化;建立了一套从雨水花园中取水,再由水泵送至各个快速取水阀对绿化场地进行浇灌的系统;在雨水花园边缘的卵石带中,埋设了溢流口,当汇流过量时,雨水便通过重力慢慢流入城市管网中(图4)。

△图4“渗”“蓄”“滞”“净”“用”“排”海绵城市技术要点

(图片来源:同济建筑设计研究院原作设计工作室提供)

△图5雨水花园鸟瞰

△图8掩映在草木中的入口

万科建筑研究中心雨水花园

建筑研究中心主要为了实现低维护的景观,这个项目要解决两个主要问题:雨洪管理和低维护材料和植物的使用~其主要策略如下:

0雨水流失量的控制

两个小三角形的场地被设计成“波纹花园”。在一处三角形的地块中,采取了植物实验,与低矮的灌木和草坪相比较,乔木可以延长雨水落地的时间,是雨洪管理中最有效的元素。因此,在这个地块中我们将乔木种植在三角形坡地的高点,与低矮植被形成对比和参照;由于坡地草坪会使雨水迅速流走,因此我们采用了波浪形草坪,不仅从形式上提供了不一样的空间感受,在功能上也增加雨水下渗的时间。草坪的坡度及波浪的坡度可以调整,从而实现 的渗透效果,而不会引起积水或流速过快。在半环形的地块中,我们对不同硬质材料进行了考察。半环形的波浪之间使用了不同的渗水材料(树皮、陶粒、碎石、细沙等),波浪的边界采用溢水设计,可供观察、比较不同材料的溢水量大小。

02雨水质量的控制

在“风车花园”,83m高的风车提供了动力,将最初收集的雨水提升到建筑屋顶上,通过屋顶的雨水花园进行曝氧处理,直至跌落到地面的水池,实现初级净化;然后,雨水将流经地面上的植物净化系列水池,组织了参观、维护的通道和功能;得到再次净化的水,将通过一个检测阀,达到净化标准的水可以进入一个镜面水池,最终成为儿童嬉戏活动的场所,未达到标准的水,将会重新回到水循环系统,再次进行净化。以风能为动力,让雨季储存的雨水流动循环,不断净化,直至下一个雨季的到来。这样的雨水花园,尊重地域特点,以节能为根本,同时提供了教育、欣赏、娱乐的可能。

03低维护材料

预制混凝土技术在欧美国家已非常成熟,应用普遍。从外观上,预制混凝土模块的尺寸、颜色、质感,与花岗岩相差无几。同时,它有着显著的低能耗意义:首先可以避免大面积矿石的开采。其次,在中国,由于施工技术相对落后,所有硬质景观铺装几乎都需要采用混凝土垫层。因此,只要采用硬质铺装,无论是用于车行还是人行,都无法实现雨水渗透。而PC的厚度很大,可以省去混凝土的垫层,从而加强了雨水向地面的渗透。同时,PC还可以进行异形加工,使得嵌草铺装成为可能。停车场、消防车道这些规范所要求的大面积硬质铺装,其视觉效果和生态意义都能得到提升。除此之外,我们还设计了多样的PC户外构件,比如坐凳、自行车架等。借助模具,其形式可以更加多样,同时具有更强的耐久性。

非常棒的节点,赶紧抄在本子上!

非常棒的详图,记得展示在快题中!

(图片相关内容来源于网络,侵删)

雨水花园的植物选择与配置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或使之补给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城市用水。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洪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优先选用本土植物,适当搭配外来物种本土植物对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周边环境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在人为建造的雨水花园中能发挥很好的去污能力并使花园景观具有极强的地方特色。雨水花园一般挑选耐水、耐湿性好,且植物植株造型优美的乔木作为常用植物,便于塑造景观和管理维护。常用耐水湿乔木有:湿地松、水杉、落羽杉、池杉、垂柳等。湿地松水杉落羽杉池杉垂柳2.选用根系发达、茎叶繁茂、净化能力强的植物植物对于雨水中污染物质的降解和去除机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利用氮、磷等物质;二是通过根系将氧气传输到基质中,在根系周边形成有氧区和缺氧区穿插存在的微处理单元,使得好氧、缺氧和厌氧微生物均各得其所;三是植物根系对污染物质,特别是重金属的拦截和吸附作用。如芦苇、芦竹、香蒲、细叶沙草、香根草等。芦苇芦竹香蒲细叶沙草香根草3.选用既可耐涝又有一定抗旱能力的植物因雨水花园中的水量与降雨息息相关,存在满水期与枯水期交替出现的现象,因此种植的植物既要适应水生环境又要有一定的抗旱能力。因此根系发达、生长快速、茎叶肥大的植物能更好得发挥功能。例如:马蹄金、斑叶芒、细叶芒、蒲苇、旱伞草等。马蹄金斑叶芒细叶芒蒲苇旱伞草4.选择可相互搭配种植的植物,提高去污性和观赏性不同植物的合理搭配可提高对水体的净化能力。可将根系泌氧性强与泌氧性弱的植物混合栽种,构成复合式植物床,创造出有氧微区和缺氧微区共同存在的环境,从而有利于总氮的降解;可将常绿草本与落叶草本混合种植,提高花园在冬季的净水能力;可将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搭配种植,提高植物群落的结构层次性和观赏性。如:灯芯草、水芹、凤眼莲、睡莲等。灯芯草水芹凤眼莲睡莲5.多利用香花植物芳香植物有助于吸引蜜蜂、蝴蝶等昆虫,创造更加良好的景观效果。如:美人蕉、姜花、慈姑、黄菖蒲等。美人蕉姜花慈姑黄菖蒲千屈菜推荐阅读:设计师福利:赏苏州五大名园,赠送CAD+SU模型资料开往艺术的地铁,中国最美地铁站高线公园团队新作,竟然是“低线公园”!标识和环境图形设计——疫情之下重新开放的美国高线公园,疫情之下设计人的温暖。郑州特大暴雨灾害问责,设计项目负责人被逮捕,设计行业之殇,待重生!日本栃木县水上公园——石上纯也,细腻到 的日本设计你不知道的覆土建筑万科景观植物种(内部资料)

注:本文来源于SEGD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igenwangguanwang.net/afhpz/2792.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