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春日遐思程会琴

文/程会琴

立春以来,心有戚戚,感觉春天的到来能拯救什么似的,美好的冲动就像蛰伏在冬日里的花木草虫,渴望在惊蛰天破土而岀,重获新生。

春回的日子是美好的,春的气息在山野里,树枝上,空气中,撩拨人一冬已略带滞钝的感官,也惊醒了身体里所有主管美好的神经。去年整整一个冬季,幽灵般的疫情在周遭萦绕,让人诚惶诚恐,囿于市井,日常生活也变成简单的公式般的打卡:去菜场买个菜,去超市购买日常生活用品。更多的消费来自频繁的网购,惊惶地觉察到自己在加速老化。渴望春天快快来到,以驱散冬日的阴霾,好在春天开启新的生活,期待春风带来新鲜和希望!

摄影/李波

随着元宵节的过去,春节的喧嚣就像枝头的冬叶随风而逝,很快成为光阴的记忆。店里的生意在元宵节过后正式启动,女儿们各自回归到工作和学习中,一份沉沉的期待隐埋在心底,儿女情长的念想随着岁月的轮回和年龄的叠加,真切地验证着“儿行千里母担忧”的写照。曾几何时,被我们忽视的父母的告诫和担扰在自己身上轮回,此时此刻才深深地体味年迈的父母当年的心情!

春,终于来了。每天清晨,我习惯打开靠北的窗户眺望北方连绵的群山,缕缕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给脸庞深深地一吻,心情一阵抖擞。起伏的山脉在寂寞中伟岸,厚重的黛色里潜伏着萌动的春色,蛰伏一冬的山野就象一群整装待发的马队。感叹世间万物何尝不在经受岁月考验,风霜雨雪的锤炼和洗礼,然后自成生命的姿态!

一些细碎的情绪随之涌上心头,一时间成为“剪不断,理还乱”的态式,不由地想起柳永的“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春愁自古就有。或许,沉积的心思也要在春暖花开的时候破蛹而出,在春天的阳光里、花丛中、山水间消散。

摄影/周文革

从家走到店里大约三五分钟,楼下是一条宽宽的巷子,四季有风荡过,唯独初春的风轻细而尖锐,撞在脸上,让人清醒;灌进喉咙,像饮自然的琼浆。穿过短短的巷子就像穿越了春天,让人遐思无限,身体里每根慵懒的神经奇迹般苏醒,心底隐匿的迷茫也随风泛起,搁浅的心愿又在心头跃跃欲试。

曾几何时,那条短短的巷子像一曲流动的音符,记录着我的生活日常:或是迎着晨光的希望,或是奋战一天后的释放,或是繁杂事务的纠结。小巷里的每一个脚印都在迎来送往的承接中,在春去春回的重复中,消融了生活的艰辛,播种着生活的希望。

“云淡风轻近午天,旁花依柳过前川。”古往今来,这隽永的意境都具有穿越时空的亲和力。那日午后,我和邻居李姐去柳林河堤散步。河堤的排排杨柳玉树临风,柳枝垂着细软的长发,新芽探岀了头,在阳光下格外迷人。李姐打趣地说,空气都带姑娘的清香。我惊赞她生动贴切的表达,深感春天的美妙动人,是所有人的钟爱。她说:疫情结束了,生意不做了,要去广东照看怀孕的儿媳,以后不能和我一起逛街走路了。在这个杨柳吐芯春光乍泄的美好日子里,突听这个消息,心情一阵失落。李姐是个善良耐劳能独当一面的能干女人,前两年她为儿子的婚姻劳心费神,一番心血后终于给儿子落定婚事,了了她心头的一桩大事,如今为了儿子又要忍痛割爱放弃经营多年的事业。人生总得取舍,可怜天下父母心,亲情至上是每个善良的父母不二的选择。我深深敬佩李姐的温暖与果敢。

摄影/杨宁静

眼前的河水泛着青绿的微波,远处的山脉与近处的房舍合璧,倒映在清灵的河水中,岸边垂柳依依,偶有鸟雀在枝头鸣叫,那是春的吴侬软语。浓妆淡抹的踏春人神采奕奕,与岸边的垂柳相得益彰成一幅清新隽永的画卷,李姐的话语成了这幅画卷里最有质感的音符,温暖而美丽。我收拾好心情,望着欢然流淌的河水,心情被它的柔软与坦荡滋润着。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古谁人无春愁呢?既然愁如春水,终将远逝,就让明媚的春光尽情涤荡,让春光浸润心灵,清澈眼眸,欢愉感观,让心灵在柳暗花明处生根发芽。眼前这条流过四季的牧河,冬来沉黙蕴藏,春回不负韶华,坦荡从容不卑不亢地诠释生命里的平凡和辉煌,人生不也应该如此,有正视和接纳一切的勇气吗?!

春去春将回,柳暗又花明。我浸泡在春风里,倾听河水发出上善若水的符音,领悟着生命的谛音。

作者简介

程会琴,女,文学爱好者。西乡县阅读朗诵协会会员。

审核:刘春生

编审:闫曙

责编:闫曙周永兰

西乡文艺

支持原创,感谢有您!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igenwangguanwang.net/afhpz/2737.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