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不仅要阅更要读
把读过的书变成声音
是延续更是延伸
你好,这里是《冀书之声》
用声音品味冀书文化精髓
让冀书之美传阅华夏大地
主播
陆明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藏在诗词里的二十四节气》。
冬奥会上惊艳世界的二十四节气诗句,让世界领略中国浪漫。二十四节气的浪漫被中国人藏在了诗句里,不仅自成时间坐标,还在诗人的笔下饱含生命的深情,是中国人献给世界的时光书,从节气中重温华夏民族安顿生活的艺术,体悟独属东方的诗意与蝉鸣,按四时的节气生活,与山川日月对话,诗与节,是中国人独有的和美与安然。
作者将24节气分为初夏秋冬四辑,以立春节气、万物复苏为始,河堤中有嫩如金色软如丝的垂柳苞芽,泥土中有蠢蠢欲动的小草,到大寒节气寒潮频繁、道路积雪结冰为终,分别描写每个节气中的景色、民俗和诗句,记录了一年四季的变化和特点。
二十四节气是自然的语言,所以,诗人就用文字、用诗歌的语言,来对应自然的语言和节气的语言。诗人其实也是在叙述、描写不同节气到来时的情感。而这种表达,包含了许多层面的内容。譬如,诗人是自然的孩子,面对自然,他有话要说,有情感要抒发。对自然景物、自然生态要赞美,要高歌,而变化的四季就是诗人不同的“诗歌锦囊”。
自然里有风景,有气温,有与其匹配的花朵、花束,春天的牡丹、夏日的荷花、秋天的菊花、冬日的梅花等等,万花千草都是四季的“代言”,古往今来的诗人,写不胜写。诗人抓住了这些花草描写,让诗歌成了四季里24个节气的象征。这些就是节气诗很重要的内容。
再比如,二十四节气里包含的诗歌因素,除了气候等自然因素,还包含社会因素,如社会性的、节日性的等。春夏秋冬各有节日,这些节日本身有许多“诗材”和诗歌元素,如借清明下雨表达诗人对亲人的思念、纪念等。
一年四季,节气流转,冬去春来,古诗词里的“时间美”,晕染成了无数美妙的画面,隽永而智慧。
好了,以节气之名,读时间之书,尽在马浩的这本《藏在诗词里的二十四节气》之中。
作者:马浩
定价:49.80元
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年5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