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地下河,香溪和泪滩双月,这三个奇观

在群山起伏的四川东南一带,有许多奇特有趣的河流,有的有头无尾,有的有尾无头。它们时而从两山的峡谷间奔流而出,时而又消失在群山之腹。这种隐伏在地下的河流,当地苗家儿女称它为“神河”,地质上命名为“地下河”。地下河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地球内部是个“沸腾的锅炉”,每时每刻都在推动着地壳运动。其中有一种酸性石灰岩地层,在地壳运动的强烈挤压、撞击作用下形成裂隙。天下雨后,含有二氧化碳的雨水就沿着各种裂隙渗入岩体。经过千万年的溶解和冲滤作用,石灰岩层的地下裂缝逐渐扩大,便形成了一条地下河。这里的地下河隐藏在山洞中,出露峻险,生身奇特,流向神秘莫测。有名的“龙潭洞”地下河,就藏在龙潭洞内,其露头是一条宽6米、高20多米的瀑布。它随瀑布而下,穿过一个石窟,进入了一段比较平展的河床。游人坐上竹筏,边划边观赏着地下河的奇异景色。两岸钟乳石千奇百态:有的似竹笋破土,有的如垂柳点水,石海棠、石菊花坎坷起伏。从湿滋滋的洞顶浸出的水珠,滴在河面,宛如“大珠小珠落玉盘”,非常美妙动听。更使人惊讶的是在这终年不见光的地下河流中,人们竟能看到一群群五颜六色的鱼儿穿梭嬉戏,纵情跳跃。相传王昭君少年时,常在溪边洗香巾,致使溪水芳香四溢,因名“香溪”。今天香溪水还带着栀子花的香味,这香味飘散在河面之上。每当阳春三月桃枝露红时,常见浑身晶莹透明,状如团伞,轻若罗销,色呈粉红的水生物,飘游于碧水之中,与岸上桃花争艳比美。这种水生物大的如铜钱,小的如衣扣,因为它随桃花开谢而出没,人们称它“桃花鱼”。桃花鱼在阳光映照下,粉红、淡绿又变成乳白色,似花团,如锦簇。时而浮上水面舒展“身躯”,如一朵朵盛开的桃花;时而急卷“花瓣”,如花伞坠落,下潜深水。倘若江风徐来,摇动着水中倒映的蓝天、白云、山石、人影,桃花鱼浮沉其间,与那河岸丹霞般的桃花相映,令人眼花缭乱。清人有诗云:“花开溪鱼生,鱼戏花影乱;花下捕鱼人,莫作桃花看。”描述花影鱼踪交相辉映的景色,充满诗情画意。其实,桃花鱼并不是鱼,而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构造简单、无头无尾的低级水生物,学名叫“桃花水母”。只能在特定的环境中生长。但是,它却给秀丽飘香的香溪河增添了一个奇景。每年初春,中外游人参观了屈子祠、昭君故里后,都要前来一睹为快。泪滩,在江西乐平县乐安江中游,是一处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特别是那“双月”奇景,吸引着无数游人。子夜时分,泛舟于江上,那中天悬挂的圆月,明亮清辉。凝望水面,渐渐地,水中模模糊糊出现了变形的月影,它慢慢地拉长,拉长。一会儿,果然分成“双胞胎”,两个圆月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之中。不一会,双月却又渐渐的模糊起来,最后竟复合成一个圆月在水中跳动。当人们欢欣跳跃时,眼前又出现了双月奇景。只见,月影随着江水缓流,双月相互碰撞,时隐时现,变幻无穷,真可谓妙趣横生,令人游兴倍增。为何此地江水中会有双月倒映呢?原来乐安江水自上游德兴西流而下,到这里河床由南转北,它一面傍山,一面依田,河水绕过一个山头,在东岸的山崖下,形成一个深潭,名叫大汾潭。潭的四周水面平静,外侧是一股缓缓流动的河水,那激起的一圈一圈的水波慢慢地飘向大汾潭,碰着山崖或船只,便形成反射波又飘向河心。这入射波与反射波相遇时,就形成了两面不在同一水平面的“镜子”,所以月映“镜”中,便有双月的影像出现。由于水波不断,双月就会时隐时现,变幻无穷而长久出现这种奇景,真乃天下少有的景象,堪称一绝。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igenwangguanwang.net/afhpz/10124.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