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https://m.yiyuan.99.com.cn/bjzkbdfyy/yyzj/260588.html一年之计在于春,农民深谙时令之道。阳春三月,行走郑场田间地头,处处可见植新绿、忙春播的劳作身影,人们用辛勤耕耘描绘出美丽乡村新画卷。秀美村庄入画来一湾河水缓缓流淌,碧树烟柳倚水自照,白墙黛瓦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勾勒出连渔村如诗如画的田园美景。再往里走,石桥、木栈、六角亭沿河而立,串联起一道风景线,把连渔村妆点得如同江南水乡。门前桃红柳绿,杨柳依依,春日风光尽收眼底,村民彭章军直言“就像住进风景里”。去年秋冬时节,连渔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疏浚村组污水沟,与汉丰河相连,畅通水系,打造沿河景观。镇里请来设计师因地制宜梳理村容村貌,尊重村民房前屋后爱种菜的习惯,将杂乱的菜园重新规划,四周栽植梨树、桃树、柚子树、栀子花、海棠等花卉苗木,中间辅以步道、篱笆相隔,形成网格化管理,保留大片空地让村民种菜。眼下正值春耕春种,彭章军打算种些瓜果蔬菜。“菜园像花园,我们种田成了一种享受。”看到家门口的变化,年逾古稀的他难掩喜悦。村容生态有颜值,村民生活有品质。简陋脏乱的旱厕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绊脚石”,村党支部书记程家顺挨家挨户动员村民拆除旱厕,让“厕所进屋”。家家户户门前随意乱挂的晾衣绳不见踪影,被统一规格的木质晾衣架替代。这些微小细节的改变,让村民们逐步走向美丽生活。渔泛古村添新景沿着丝带般的柏油路一路向前,行至渔泛古村。绯红的桃花,金黄的油菜,碧绿的麦田,大自然的调色板把古村渲染得多姿多彩。最吸人眼球的,当数村口一座新落成的风雨廊桥。它横卧在陶董古河上,这是古村新添的地标。木质桥身、青灰布瓦、翘角飞檐,正上方刻着“陶董古桥”字样的木雕牌匾,古朴典雅的造型引来游客围观驻足。有水则灵。对因水而兴,依水而美的渔泛村更是如此。负责古村开发的湖北楚苑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恢复水生态为支点,修桥、治水,撬动全域旅游发展。桥下,经清淤疏浚的陶董古河露出河床,静待晾晒。为让水活起来、动起来,楚苑文旅公司疏挖村里大河小渠,打通现有水系,形成环形景观带。“我们将在陶董古河上建木桥、搭浮桥,开发划船、秋千等水上拓展项目,新建垂钓中心,让游客体验‘湖水煮湖鱼’的农家风味。在对小沟小渠种上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增添观赏性和美观度。”总经理黄言芬畅聊旅游项目规划,这个春天,渔泛古村将迸发新的活力。“林长”植树护林忙春风吹绿了柳梢,吹皱了河水。汉南二渠潘阳村段面,河两岸新植的垂柳、池杉、紫薇、桂花成排成行,自成风景。胡学用忙着和护林员浇水、整枝、涂白。郑场实行“林长制”以来,村长胡学用有了新的身份“林长”,他负责村里绿化苗木巡查管护。此前,汉南二渠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模样。“河里长满了水葫芦,坡岸乱耕乱垦现象严重。”镇农办副主任刘伟介绍,镇里安排施工队对米长的汉南二渠进行了疏挖、坡岸重整,并购买1.5万株苗木、果树栽植在两岸。“环境整治好了,村里更有责任和义务把苗木管护好。”胡学用说。络绎片总支主任李万勇时不时要在责任片区巡查,压实各村“林长”管护责任。不止汉南二渠。郑场大手笔泼绿植绿,在房前屋后、沟渠路边栽植经济林、绿化苗木,把绿色种进春天里,为美丽乡村建设厚植生态底色,不断扩大农村绿色生态空间。由镇党委书记杨娟任总林长,建立镇、村两级林长体系,让每一片树林都拥有了自己的“专属守护者”,推动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以“林长制”力促“林长治”。文、图/全媒记者张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