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邢台百泉、狗头泉、黑龙潭竞相复涌,就连平时数十米深的后楼下村东机井也喷涌不断。接连不断的泉脉复苏消息传出,广大市民惊喜之余,纷纷抽出时间前往现场一看究竟。
而位于七里河北岸的黑龙潭竟然因为复涌后泉大水深,水位上涨过快,一不小心将泉坑边上的龙王庙浸泡。上演了一出现实版的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从画面上可以看到泉水漫过山门,庙宇院落中几乎成了一方池塘。
这处龙王修建时选择了一处地势较高的平坦地带,庙门前有方砖铺地的小广场。庙宇虽小,却也端正,红墙青瓦古色古香。如今,水位淹没了半个围墙,成了真正的水中龙宫。
黑龙潭复涌之始,有关部门便动用大型机械对原有泉坑进行了清理扩容。短短数日泉水便以很快的涌速将原有泉坑灌满,并且水位还在继续抬升。前几日还清晰可见的庙前场地,现在已经被泉水淹没殆尽。
作者今天上午趁周末休息时间来到现场查看黑龙潭水势,发现泉湖东西两侧已被木质栅栏围挡,防止游客意外失足落水。湖水中间尚有堆高的土埝外露在水面之上,将湖水间隔成相连的几个水域。
被淹的龙王庙在整个水域的西北角。游客纷纷绕路到近前欣赏水冲龙庙的乌龙实况。清澈平静的泉水将岸边游客的身影和周围树木清晰地倒映在湖中,宛如青海盐湖的天空之镜,静谧而安详。
有些游客按捺不住强烈的好奇心,走上湖中长堤,从不同角度欣赏古邢台一代名泉的今世容颜。泉湖西面是预留的黑龙潭规划保护用地,现在到处乱树交错,是一片很有原生态韵味的林地。站在黑龙潭东岸眺望,依稀可见茂密的树冠。
拉近镜头,西面的林地植株清晰可见。在北方初冬的低温天气,依然有许多树木呈现出浓密的绿色。长堤上有人在临波远眺,感叹大自然的造化美景。角落处工作人员划着橡皮艇在清理水面上的垃圾杂物。
黑龙潭是邢台历史上的十大名泉之一,素以泉大水深闻名。清乾隆《顺德府志》记载:黑龙潭,去珍珠泉一里,深不可测,相传有黑龙潜焉,旱祷辄应。清道光《邢台县志》记载:黑龙潭,城东南八里,七里河之北,深不可测,传有黑龙潜焉,祈雨有应,东疏为渠,下入百泉河。
据当地老人们讲,黑龙潭泉系由大潭、小潭、井潭和小妮儿潭四个潭组成。四潭独成一系又首尾相连,俯瞰犹如潜龙翘首,遥望东南。据他们回忆,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黑龙潭四周生长着茂密的芦苇形成的天然屏障,高达三米。犹如墨绿翡翠般的黑龙潭掩映在芦苇中,静谧、安然。
当年,黑龙潭的南边是一片桃园,风起时,青芦摇曳,绿色的垂柳、粉红的桃花、湛蓝的潭水相映成趣,百鸟争鸣,一派盛世美景。而今,黑龙潭紧邻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七里河北岸,绿道擦肩而过,翠竹掩映黑龙潭南岸,河堤两侧花红柳绿碧波荡漾,宛如江南水乡。
绕水一周,穿林而过,总的感受是黑龙潭的环境相较于百泉和狗头泉的基础设施较差,周边居民的生活垃圾随意向岸边倾倒,非常影响观瞻。但愿能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借助黑龙潭复涌成的水体,打造成一处环境优美、可供游人休闲娱乐赏景的游览地。
黑龙潭是邢台东南著名泉系,素以泉大水深闻名。今年,黑龙潭和百泉、狗头泉竞相复涌,重现新时代泉城新貌。更加令人意外的是黑龙潭竟因复涌后水位快速上涨,将潭边龙王庙困入水中,让人看到了现实版的大水冲了龙王庙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