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校
的
花
树
"我的校园生活"征文选登(十九)
春节刚过,空荡荡的校园新来了许多小主人,有能叫出名字的,有认识但叫不出名字的,更多的是不认识当然也就叫不出名字的。不久,它们就都生了根,发了芽,开了花。已是阳春三月,校园五彩缤纷,绿柳摇曳多姿,梅花争芳斗艳,樱花姹紫嫣红,玉兰冰清玉洁,迎春花灿烂多姿……
疫情在肆虐,封闭的校园里,林林总总的花树成为师生 的消遣。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柳树自古就受到人们的喜爱。踏进校园, 调、最深沉又最不惹眼的要数那些垂柳了。依依杨柳,共十五棵,猜测树龄大概与建校时间相仿吧。二十年来,默默地矗立在普通的角落,发芽最早,落叶最迟。春天里,秀丽似少女,婀娜多姿,青春靓丽;夏日里,端庄如贵妇,温柔和善,亲切自然。整日默默地守护在大门两侧,不论冬夏寒暑,迎着晨星看着 位同学到校;冒着暮霭送走 一位老师回家。如今,满身沧桑,但风采依旧,爱心永恒。目送一届届学子渐行渐远,但他们是你永远的牵挂,就像母亲,祈祷孩子远航,又盼望游子归来。
沿着校园广场向北,最吸人眼球的就是中心大道两侧的六十一棵桂花树。门前广场的四棵,是去年秋入住的。那时校园异样空旷,树木极少,只有几株柳树、老松、古槐,外加两棵夏玉兰零星点缀,偌大的园子最缺的就是绿色。四株桂花树的到来,顿时成为校园的靓点,栽上不到半月,适逢花期,桂花如簇,大小如谷粒,颜色似鹅黄,一簇簇,一粒粒,密密地挨着,香味悠然远飘,沁人心脾。自此,这里成了师生休闲的 去处。大道两侧的桂花,今春才移栽的,生命力极强,宛如守卫疆土的战士。师生们呵护它,守卫它,伴它成长。
喜爱桂花是国人的习俗。一来桂香袭人,二来可提炼桂花油,用于女子装扮。明人李东阳《 》诗云:“一月一花开,花开应时节。未须夸雨露,慎与藏冰雪。”《红楼梦》中也有“女儿愁,无钱去买桂花油”的句子。桂花树与读书人渊源已久,参加科举之前,亲戚好友往往折桂相送,大概是“桂”谐音“贵”,希望考取功名“富贵”的意思。
大道的尽头,有一株苍松,与垂柳南北遥相呼应。它位置优越,坐北朝南, 风范。它品德高贵,迎霜傲雪,将帅气概。唐代诗人柳宗元尤爱松,“松停翠盖,托根临广路。不以险自防,遂为明所误。幸逢仁惠意,重此藩篱护。犹有半心存,时将承雨露”,可见喜爱松树之深。
与垂柳、苍松、古槐、夏玉兰“四大元老”相比,银杏、山松、红枫、榉树、黄金槐、红叶石楠算是晚辈了,今春才落户,都已生根、发芽,经过一个夏天的生长,秋天就应该生机满园了吧?银杏高贵,寿命长,少虫,多果,秋天树叶金黄,秋风吹落叶,树上地下满是金黄,煞是迷人,深受人们喜爱。高杆石楠是去年所栽,现已亭亭如盖了。
梅花,“无意苦争春,只把春来报”,默默地开花、吐香、点缀。玉兰、樱花、紫荆花、迎春花……正竞相赛美、争红斗艳呢!
西校区是年轻的学校,老师们不正如这一花一树吗?有的是樱花和紫荆,姹紫嫣红;有的似苍松和垂柳,年富力强……正是他们,无论入校先后,都深沉地爱着这片土地,用爱构成了校园最美的风景。
西校区语文组合影
作者:临沂一中语文教师 李付前
摄影:王 浩
审稿:李 飞 薛明扬
责编:崔秀美 申梦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