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小河,童年的杨柳

因为疫情不便带孩子远走,只能再去小区附近的涑河边溜达,看着河边丝绦般的柳树心里突然痒得难受。

找个没人的地方,寻到一棵能够到的柳枝,想折下一段做成柳哨。谁知这些垂柳姿态虽美,却不适合做柳哨,因为太细了。当然假如我个子足够高,能够着粗一点的或许也可以。 只好给女儿做了个花环。

女儿戴在头上,臭美得不行。而我却想起了老家童年时的小河,还有河边的那些杨柳树来。那时候老家的杨柳树其实不是这种轻柔的垂柳,它的枝条是那种往上生长的。如果说眼前的垂柳如婀娜的女子,那我童年里的杨柳树则更具阳刚之气。那时老家的村前环绕着一条小河,河水清澈见底,缓缓地流淌。水里有着活泼的小鱼小虾,掀开水里或是岸边的大小石头,通常还会有很多螃蟹。那时候的夏天,经常约几个小伙伴一起,拿着用旧蚊帐缝成的网子去捞虾,大半天就能收获一小筐。回家拿辣椒一炒,那鲜美的味道能让人多吃好几个煎饼。这时候小孩子也不怕辣了,嘴唇被辣到通红,仍吸溜吸溜地还要大人再卷个煎饼来。这在那物质贫乏的时代真得是无上的美味了。我想即便是拿到现在来,也是极好的。如今再怎么去买野生的虾,也没有童年这真正无污染的虾的香味了。当然这美丽的小河之所以美丽,不只是因为它能馈赠给人这天然的小鱼小虾,还因为河边有干净的沙滩和沙滩上长着的一颗颗杨柳树。这沙滩当然不是海边的沙滩。它的沙粒没有海滩那么细,也没那么平整,期间散落着一些大大小小的石头,这些石头大都被河水冲刷得光滑又干净。而沙滩上的杨柳树也仿佛随意点缀上去的,并不像城里那样栽得一排一排。这栽着杨柳树的小河边便是我童年的乐园。夏天当然是快乐的。那时候没有空调,风扇吹出来的风都是热的,何况风扇还要电费,假如小孩子把风扇调到 风,是会挨大人骂的,不如来小河边了。先跳进水里扑腾扑腾泡一泡,等泡够了就去河岸上找块树荫浓密的沙滩一躺,湿衣服都不用脱,温热的沙子一会儿就给烘干了。那沙粒虽然没有海滩细,但也并不硌人。仰面躺着,看着树叶随风轻轻摇曳,一只云雀“啾啾”叫着,从树上飞向了蓝天,知了在浓密的树叶间呐喊,却并不感觉聒噪,反而令你的双眼迷离,眼皮越来越沉重,越来越沉重,不知河时,便迷迷糊糊地睡去,睡梦中一直有知了的叫声和河水的潺潺。如果说夏天的小河给童年带来了无尽的快乐,那春天的时候它更多地带来了惊喜。当凛冽的风开始变得温柔,这些河边杨柳的枝条就变得柔软,远远望去已经泛绿,只是近看才冒出一点点嫩芽。故而有“五九六九隔河看柳”的农谚。但这微微的绿意却足以给人季节变化的惊喜——春天真得要来了!当然,要想感受浓浓的春意,还需耐心等待一段时间,因为此时的冬天不时还会变换心意,还不是那么情愿彻底把天下交给春天,他总是走了又来,弄得我们也总是乍暖还寒。直到清明前后,冬天才会心甘情愿地离开。清明节这天,老家有插柳的习俗。这天一大早就要折来新鲜的柳枝插在屋檐下。折柳的任务多半是交给小孩子去做。春天的早晨其实还有很深的寒意,但这不能阻挡小孩子早起的热情。天刚一放亮,孩子们就三五成群地聚在了柳树下。那时候的孩子个个都是爬树的好手。他们一个个像小猴子一样哧溜哧溜爬到了树上。各自找个舒适的树杈先在上面“享受享受”。那种从高处看风景的感觉的确比在下面新奇。他们如一群早起的小鸟在树上兴奋得叽叽喳喳。转眼村子里已升起了袅袅的炊烟,到了该回去的时候了。此时孩子们才想起今天的任务来。于是抓紧折了些柳枝扔下来。别以为小孩子会一直记着自己的主要任务。脑子里时刻想着怎么玩才是他们的个性呢。看着这么多柳枝不拧几个柳哨岂不可惜?于是大伙儿又坐在沙滩上,挑肥拣瘦地拧起柳哨来,早又忘了大人正等着他们拿柳枝回去往屋檐下插呢。终于有谁的妈妈等得不耐烦了,站在村口拖长了声音,一遍遍呼唤着孩子的乳名。这个孩子赶忙也拖长了声音回应着,于是大伙儿便都随了这个孩子起来,各人肩上扛一截散发着清香的柳枝,嘟嘟地吹着让人嘴里也满是清香的的柳哨,一路嘻嘻哈哈地往家里走去。这些都是我童年时的事情了。如今故地重游见到的已是腐臭的水沟,水沟里没有鱼虾,水沟边也不再有干净的沙滩和美丽的杨柳树,只有满地堆积的垃圾。所以那河已是童年时的小河,那些杨柳也已是童年时的杨柳。女儿也没有福气再感受我这些童年的乐趣啦。

,再给大家说个重要的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igenwangguanwang.net/afhhy/2572.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