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小说采风

文/李焕朵这里说的采风是欧阳兰自定义“出门看风景”。为什么这样定义呢?因为锻炼热身时,扩胸吸气为“采气”,冬天取暖为“采暖”。摘果子为采摘、还有采光、采地……看风景可不就是“采风”吗?欧阳兰的朋友皆爱文艺。国庆时相约看本市画展,名家们画下的美景,多是蒲东东湖和市郊云寨。欧阳兰常去东湖。东湖,位于蒲城城东,俗名老鳖坑。后来扩建改造,引水种荷,积石成山,菖蒲水榭,虹桥卧波,垂柳依依,暗香浮动。一年四季,花香不断,曲曲折折,幽静娴雅,是附近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是本市画家们写生钟爱的地方。而云寨,据说是“云中花园,寨上人家”。村里楼房林立,有雕塑、花圃、花伞长廊、画墙,村是一幅画,画是一个村。其景之美,吸引了不少省市里的文人墨客,相关作品屡屡登上河南思客的公众平台。欧阳兰没去过云寨。从小城车站去云寨的公交是免费的,交通很是方便。欧阳兰是懒惰的,她给别人讲“今年从春到秋,我最远走了二十多里。”家人劝她说:“出来走走吧,闷在家里,好好的人都能憋出病来。”欧阳兰想到外边看看,她想到了巩义。巩义是个好地方。几年前欧阳兰和家人想看宋陵。一路随着导航,到了一片耕地,这有宋神宗的陵墓。耕地里站的两排神像,昭示着大宋皇家的威仪。这田野里的宋陵太朴素,跟百姓的坟墓没什么区别。远望四周,刚刚播种完麦子的田野里,有几处卧着的石兽,可能是妃子们的寝陵。邙山苍苍,黄河汤汤。站在这风水宝地中,欧阳兰前不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默然无语。她想起神宗的那些彪炳史册的臣子们:王安石、苏东坡、司马光、欧阳修……感叹皇帝后妃一世荣华,臣子们宦海沉浮。尤其是苏东坡一贬再贬,“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从宋陵回家,路过伊洛河,河畔有个停车场,明晃晃一片全是车,交警们尽心尽力维持秩序。这跟宋陵那儿旷野无人形成了鲜明对比。欧阳兰动了好奇心,驶入拥挤的车流中,一头撞进了豫商的精神家园一一河洛康家。虽然读了N遍红楼梦,到了河洛康家,欧阳兰还是大吃一惊:“头枕泾阳、西安,脚踏临沂、济南;马跑千里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四百多年的财富传承,没有文化的支撑,如何撑得起这么大的家业?师傅在世时,常说做人做事,有十分劲使八分,留下二分给子孙,这叫留余。在康家看到了留余匾额,才知道师傅走南闯北,见多识广,非同一般。青山碧水环绕,豫商文明相随,在河图洛书的发源地,巩义像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欧阳兰收回思绪,巩义给了她诗与远方。巩义还有一个名闻千古的人,叫杜甫。杜甫诗里的博大仁爱感动着她,三吏三别让她心生悲悯。她想去杜甫故里看看,浸润些诗文的灵气。有人说霜降前后,长寿山上的红叶正盛,层林尽染,蔚为壮观,上山观红叶的人车水马龙。朋友圈里有人发了美篇,漫山遍野红叶铺天盖地,游人点缀其中,共同构成了最美的风景。这两天,欧阳兰发现有的树已变身金黄,楝树叶落满地。“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欧阳兰想起采风的事,突然有了写诗的冲动。作者简介:李焕朵,长垣市长城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长垣市作协会员,长垣太极协会会员,长垣市美协会员。爱美食,爱文艺。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igenwangguanwang.net/afhgx/9968.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3